
波尼克韦机场客运大楼

波尼克韦机场位于乌日采市直线距离12公里处。其建设始于1979年,并于1983年6月完工。跑道海拔918米。机场于1983年8月正式启用,当时五架“海鸥G-2”型飞机降落在跑道上。
机场综合体占地5,560,000平方米(556公顷)。其设施包括一条长3,150米、宽45米的跑道、两处飞机停放平台,以及20座用于存放和保护飞机的机库
自1992年3月起,波尼克韦机场开始投入使用,服务于南斯拉夫军队。这一用途持续至1995年,随着《代顿和平协议》的签署,机场停止了军事航空交通的使用。
在1996年和1997年期间,机场也被用于民用航空。每周两次,旅游航班往返于贝尔格莱德–波尼克韦–蒂瓦特,使机场在民用航空领域获得一定重要性。
1998年2月,机场建成现代化控制塔,这座新建筑配备了先进的导航和监控技术,能够支持各种军用和民用航空器的运行。
然而,在1999年北约轰炸期间,机场遭受严重破坏。跑道和机库受损严重,机场随即停止使用
项目任务要求对位于跑道西侧的一个机库进行复兴。任务的复杂性在于该机库受到了一枚飞机炸弹的严重损坏,炸弹穿透了屋顶并在机库地板上引爆。
乍一看,这个主题对我来说非常有趣,随后我意识到这是建筑师在职业生涯中难得的机会。兴奋之情让我迅速接受了任务,并没有提出太多的疑问。
然而,在我同意后,投资方提出了额外的要求:必须在24小时内提交一个视觉效果的初步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将展示给一个审议项目命运并决定是否拨款的团队。情况的紧迫性在于,相关人员第二天就会到场,这为项目能否获得批准提供了唯一的机会。
既然我已经接受了任务,放弃的选项并不存在。然而,我继续保持建设性的对话,专注于收集更多的信息。没有时间拖延,我迅速开始了将构思转化为创意的过程。如果你曾从事过创意工作,你就知道,短期的时间限制和创作工作并非总是最佳搭配。
我将思绪集中在这个独特的任务上,构想一个形状规整、适应微微起伏的地形的建筑。位于乌日采和拜伊纳巴什塔上方的草地提供了灵感,设计出一个既雄伟又优雅地融入自然的结构。这个想法变成了草图,草图变成了计算机模型,我将模型打印出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提交给了投资方。
投资者毫不犹豫地坚持让我亲自向决策团队展示项目。我不是那种容易紧张的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业生涯中。我决定掩饰那些总伴随创作工作的细微不满,信心十足地站在决定性团队面前。他们的评价对我的项目“生死”至关重要。
在仅仅五分钟的简短展示后,我得到了最终答复——项目将获得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我还得到了额外的24小时,要求我基于模型初步确定建设成本。任务明确:工程必须立即开始,要求项目在极短的七天内完成,并要求从明天开始进行准备和土方工程。
尽管我对不切实际的时间表表示不满,但这并没有得到理解。紧迫性被置于首位,这违背了所有关于项目详细和内容丰富文档编制的原则。只有在我解释清楚文档不会拖慢建设进程后,才获得了他们的确认。我们达成的共识是,项目将分阶段提交,依据工程进度进行。
尽管时间紧迫且面临诸多挑战,基础的图纸以及所有必要的施工细节在第一次会议后的几天内就已经送达工地。这一迅速响应使得工程能够立即开始,展示了团队合作的高效性和项目各方之间协调的重要性。
所有工地位置的工作同时进行,既包括内部也包括外部,所有当时可以进行工作的部分都在施工。这种协调的施工进度使得损坏的修复和新部分的建设可以并行进行。随着施工的推进,逐渐形成了新设计的结构,越来越接近项目规划中的外观。
由于施工进度紧张,建筑内的地暖系统不得不在屋顶结构完成之前就开始施工。与许多通常在有屋顶的建筑中进行的工作一样,这些工作必须提前完成。
屋面施工于2016年4月9日顺利完成,距施工开始仅40天,显示出在极短时间内取得的显著进展。外立面木窗框作为结构性幕墙施工。它们根据基础施工时提供的尺寸订购,这通常不是理想做法,因为尺寸通常是在所有开口形成后才在现场测量。然而,在本项目中,一切都按照设计进行,玻璃幕墙的施工也按时完成。
外立面的玻璃面板具有镜面效果,能够反射周围自然环境的景象。这种反射不仅提升了建筑的美学价值,而且在视觉上创造了一种效果,使得建筑物仿佛从周围环境中生长出来,成为其所在景观的自然延续。
由于时间紧迫和施工速度的原因,唯一未能实现的设计是计划在机库的屋顶上设置玻璃穹顶。这个穹顶象征性地让光线穿透被航空炸弹破坏的天花板部分。除了提供功能性的照明外,这一细节还具有叙事效果——它将给降落在机场的乘客描绘出该地点的历史,讲述过去几十年这里发生的事件以及建筑的形成过程。遗憾的是,这一构思只能保留在这里,因为施工速度未能实现这一设想。
然而,保留入口门户的混凝土元素,并以原始形式展现,成功实现了。这种处理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将未处理的老旧混凝土元素与结构性的玻璃外立面相结合,达到了坚固与脆弱之间的强烈对比。
该建筑已于2016年4月17日完全完成,从开始挖掘到完成仅用了46天!
施工进度得到了遵守,所有必要的许可证和同意书都已获得,使用许可证申请文件也已准备好。剩下的工作是将建筑物连接到电网,但在那个时候,有人认为此时对这个机场进一步投资并不合适,并且没有向公众解释为什么整个项目被暂停。直到今天,机场大楼尚未投入使用。
自那时以来,决策者职位发生了变化,曾经可能影响机场开通的职位变动。整个项目在随后的几年里交给了国家管理,可能是因为它成为了乌日策市财政的巨大负担。然而,即使如此,这并没有打开这座建筑的大门,也没有实现我们曾经期望的航班。今天,从这个机场起飞的只是偶尔的热衷者,驾驶小型运动飞机,停留时间不长。
我希望这个项目有一天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并且这座故事的一部分建筑物将重新焕发活力,给新的旅客带来机会,使它恢复活力。直到那时,它将作为见证,讲述那些曾经相信复兴波尼克韦机场愿景的人的奋斗故事,一个曾经是活动和发展的中心的地方。
